星期日, 8月 21, 2016

Pun Pun:永續有機的悅性食物

確實,在中南半島都是看寺廟,無論是12世紀開始興建的吳哥窟,暹羅歷代散落在素可泰、大城的王室寺廟,或是到清邁城在街角隨處可見煙火鼎盛的寺廟,都可以看到當地人的生活軌跡。我大概隔天就來Wat Suan Dok,除了因為那個一走進去就份外寧靜的感覺,還因為Pun Pun有機素食店在裡面開了店。Pun Pun是一家永續有機農場開的慢食(Slow Food)餐廳。雖然是有機,又是素食,但還是比旅遊區便宜便是。

我只點了沙拉、青咖哩飯和飲品,餐牌上的我都想試,小小的餐廳,卻有泰語、英語、日語和中文四種語言選擇。

青木瓜沙拉有兩款,一款是泰式,一款是寮國風的,餐牌上注明泰式是甜辣,寮國式是鹹辣。外面吃的常有蝦米乾或者鹹蟹,素食版不會有,海鮮的腥鹹被有層次的甜味取代了,那應該是羅望子醬,還有連衣的蒜子。吃到蒜子我有點意外,不過泰國佛教徒應該沒有像中國不吃五葷的禁忌。清晨古城外,僧侶做完早上的課,就會到外面化緣食物,他們稱為「抱盆」,僧侶們一個一個抱着銀色的盆子,低頭走過街道,信眾們雙膝跪下,把食物放在盆中,合十以表敬意。化緣食物素葷不分,說是得到什麼就吃什麼,想必也不會在乎五葷這種細節。

青木瓜沙拉伴綴的豆角和通菜都不能錯過,吃起來爽脆鮮甜。正當我把頭埋在沙拉之中,冷不防瞅見碟邊有隻瘦小的黃絲蟻走過,我想也沒有想,用手指尖捏一捏,完全忘記自己正身在佛門之地,是不應該殺生的。教條首要,是不能殺死所有活物,連蚊子也不能打死,可是我一連捏死了幾隻螞蟻啊。Pun Pun有室內食堂,也有室外的座位,雖然坐在室外草地,蚊子是不多見的,蒼蝿倒是偶然有,但比起其他平民食肆,實在好太多了,可能在佛門之間連昆蟲也是有規有矩的。

青咖哩美得像幅畫。說是慢食,倒不是上菜速度,不是說要用好幾小時吃那麼一點丁的東西,而是一頓飯,由栽種、培植、採購、運送,到落在廚師手上,配搭煮好,送到我的一面前,所經歷的千山萬水。標榜慢食的店,都會確保食物種植生産至運送的過程,是關顧生態的,除了自設農場,外購食材也會光顧本土農夫。吃客總是沒想到,一般工業化的食物生産過程,食物質素不必然是問題,只是餐點是沒有靈魂的,少了人的心血,和手的溫度的投注。瑜伽飲食觀中,食物分成三種,悅性、變性和惰性,而接觸食物、生産食物的過程中,接觸食物的人也能使最高能量的食物感染惰性。所謂吃得好,應當是吃讓身體感到舒服愉悅的食物,卻不一定是萬般複雜的烹調和貴價的山珍海錯,光是滿足感官和虛榮而已。

還沒吃完沙拉,青咖哩飯就來了,沒有平常吃的顏色,只是白中帶青綠,像一塊白玉。菠蘿、茄子、白雪菇、紅蘿蔔,還有檸檬草,各司其職,合起來清甜、舒服而帶有層次,我很喜歡吃Baby eggplant,看起來以為是青豆,咬下去脆脆的,種子一迸而出,是泰菜獨有的。而配上紅糙米,在嘴中咀嚼,可以用舌頭把皮殼脫出來的軟糯,與沒丁點辣味的咖哩混起來吃,則添了個性。

看着餐牌,每樣都想點來試試。鄰桌有一家人,扶老攜幼到來,點了一桌又紅又綠,結帳離開,卻剩下滿桌食物,侍應妹妹拿着抹布面對食桌不知所措。為了不要食剩,我只敢多點一杯菠蘿薑蜜糖特飲。

附着寺廟的佛教大學提供僧侶對談和一天、兩天的冥想課程,都不必預先報名。Wat Suan Dok走進去特別清靜,廟後的白色佛塔是必來的拍照好地方,不過其實那是陵墓嘛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