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三, 10月 12, 2016

記內觀靜修營:痛和呻吟

靜修營為期10日,到了第九日,是大肅靜日,只吃一餐,全日無課,除了鐘聲和自然的叫聲,便沒有聲音,坐禪和行禪的節奏自由決定,只要保持正念。我在椰樹旁的講堂赤腳走路,然後打坐,閉上眼專注於肺部一呼一吸的起伏。傳來貓叫聲。那是前天在飯堂外的大樹下看到的灰白條紋小貓,牠走路拖着腿,聲音很嗲。我聽到有人聲,想必是飯堂事工,以為有人救牠,就繼續閉眼不管,聽了良久,人聲漸遠,貓仍然在叫,我張開眼看到同在講堂練習的兩個女生坐在石壆上看貓,貓在椰樹和講堂區隔的草叢裡,不敢跳上來。我決定去穿鞋把牠抱出來。這是我第一次抱貓,我喜歡貓,但一般都和貓保持一定距離,也不知道牠會不會抓我。我用手指頭掃掃牠的頸,貓馬上把頭朝向我,我像抱初生嬰兒一樣,牠整個身軀放軟就陷在我懷內。穿過草叢,我把牠放在講堂門外,牠立即去撲壁虎,到我脫鞋回講堂,貓又拖長尾音朝我在叫,我只好再穿鞋把牠抱到飯堂去,廚房阿嬷看見我們,跟貓講了幾句泰文,像是心痛的話,就接過了貓。

此後我再也不能專心打坐,心裡想不知阿嬷會不會替貓檢查傷勢,還是由牠再到處亂跑。到了正午,大家都在飯堂喝豆漿,又聽到貓的喊聲,牠從後門拖着腿,邊叫邊走,在尋找可憐牠的眼神,因為牠是靜默當中惟一敢作聲的,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牠那裡去。到貓走到飯堂門口,已經有一群人在圍觀,大家不知就裡,想幫牠,又不能作聲,面面相覷。要是這隻貓不知傷和痛,我或其他人再抱牠出險境多少次也沒用,牠只會繼續撲壁虎,然後繼續受傷。我上前想檢查出貓的傷來,但是把四蹄都摸遍了,貓還是毫無動靜,只想依着人。我氣就上來,轉身回宿舍去,正午本來是我的洗澡時間啊。

邊走我就邊想,為了小貓生悶氣也不值得。我們常常都看見有些人,為着自己痛楚而呻吟,有些人無非就是想呻吟而已,不去看自己的痛,只知道找人找同情找憐憫找注意,這畢竟是他們自己的問題,不要把這變成自己的問題,也不要讓自己變成呻吟的一份子。痛總是好的,痛讓人知道問題所在,知道成長方向的標杆,但願都有智慧去默觀每個痛楚帶來的功課。

沒有留言: